“去年以來,我們出口業務恢復明顯。今年受匯率因素影響,出口進一步改善。”近日,一位紡織行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出口升溫已經反映在業績上。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60余家公司預計上半年業績預增或扭虧為盈,這些公司在業績預增原因中明確表示,受匯率變動影響,公司匯兌收益大幅增加,對業績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12日,魯泰A在業績預告中稱,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3.4億元至4億元,同比增長121.5%至160.5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3.1億元至3.7億元,同比增長471.10%至581.63%。今年一季度,魯泰A實現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113.84%。由此推算,公司二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81億元至2.41億元,同比增長129.11%至205.06%,增速環比明顯提升。
魯泰A表示,由于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使公司產品銷量增長,加之人民幣匯率影響,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大幅增長。魯泰A曾在機構調研時表示,根據2021年財務狀況測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貶值1%,公司凈利潤將提高約4%。魯泰A是國內色織產業龍頭,海外產能逐步擴張,出口收入占比60%左右。
另一家紡織服裝公司健盛集團的海外市場收入占主營收入比例高達86.9%,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65億元至1.95億元,同比增長53%至80%;扣非凈利潤為1.5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增長55%至85%。公司表示,年業績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無縫業務增長較快,棉襪業務穩健增長所致。
再看輕工制造行業,主營保溫杯產品出口的哈爾斯,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1.14億元至1.38億元,同比增長100.55%至143.45%。至于業績增長原因,公司表示,公司外銷產品以美元結算為主,受匯率變動影響,本期產生較大金額的匯兌收益,上年同期為匯兌損失。公司2021年度海外收入占比超過80%。
德藝文創、創源股份等輕工制造業公司均表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較高,受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升值影響,匯兌收益大幅增長。
電子、通信等行業相關出口型公司也受益明顯。數據顯示,上述60余家公司中,電子、通信行業所含公司家數分列前兩名,分別為14家、6家。
例如,主營電子化學品的萬潤股份得益于訂單增加帶動營業收入的增長,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23億元至5.13億元,同比增長40.52%至70.41%。公司在預增原因中表示,公司外銷產品以美元結算為主,受美元升值因素影響,本期產生匯兌收益。
亞世光電、太辰光、奧海科技、海能達等公司均表示,今年二季度美元對人民幣匯率逐步回升,匯兌收益大幅增長,對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