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8日至8月11日,2022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首屆科學智能峰會召開。主題為“AI for Science:共創新未來”,旨在深刻剖析AI for Science的發展趨勢,探索AI與基礎科學的深度融合。
“AI for Science”作為科研范式的重大改變,勢必會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放眼全球,該研究范式對于全球科學家而言均屬于一個較新的概念。如何推動“AI for Science”的發展和生態建設,也成為首日主論壇報告中涉及較多的話題。
“發生在當下的科技革命”,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以此為題,為本次科學智能峰會做了開場主題報告。他指出,以機器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為基礎科學研究帶來了新的高維函數的表示工具和數據的分析工具。基礎科學研究將成為人工智能的主戰場,其二者結合后的研究成果將會極大促進宏、微觀計算模擬的發展,進而成為工業設計的全新起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湯超表示,我們應該認識到在“AI for Science”領域從0~1的創新目前可能還不太多。當然有許多實際問題的解決,并不一定需要0~1的創新,但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生態,少做一些表面文章,多鼓勵原始創新,只有這樣AI for Science才能健康、平衡、長遠地發展。
在首日論壇上,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深勢科技、高瓴創投共同發布了《2022 AI4S全球發展觀察與展望》,展現近些年“AI for Science”在各個領域的重要應用實踐。這是首份聚焦“AI for Science”領域發展的完整報告,選取了全球科學智能領域先進實踐。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標簽: 基礎科學 AIfor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