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國家醫保局網站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955號建議的答復》(下稱《答復》),首次明確在集中帶量采購之外留出一定市場為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提供空間。
該消息發布后,醫療器械板塊大受鼓舞。9月5日開盤后,心脈醫療(SH688016)早間最高漲13.13%、微創醫療(HK00853)最高漲17.17%、惠泰醫療(SH688617)最高漲8.40%、樂普醫療(300003.SH)最高漲超6%。
此次《答復》明確創新醫療器械納入集中帶量采購的問題。集中帶量采購重點將部分臨床用量大、臨床使用較成熟、采購金額較高、市場競爭較充分的醫用耗材納入集采范圍,通過公開透明的競爭規則,促使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同時讓企業獲得明確的市場預期。在集中帶量采購過程中,醫療機構根據歷史使用量,結合臨床使用情況和醫療技術進步確定采購量。
《答復》表示,由于創新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暫時難以預估,尚難以實施帶量方式。在集中帶量采購過程中,國家醫保局會根據臨床使用特征、市場競爭格局和中選企業數量等因素合理確定帶量比例,在集中帶量采購之外留出一定市場為創新產品開拓市場提供空間。
《答復》指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會進一步優化醫藥集采平臺掛網采購規則,實現醫療器械動態掛網,完善價格形成機制,促進醫療器械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合理的價格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創新產品。
從政策層面來看,越來越多的地方醫改試點政策在制定時也都考慮到了對新技術的保護。今年7月,北京發布了《關于引發CHS-DRG付費新藥新技術除外支付管理辦法的通知(試行)》,明確滿足相關條件的創新性藥、創新醫療器械、創新診療項目可通過申報獲得除外支付,單獨據實支付。這項試點釋放強烈信號,要求減輕醫療機構在控費約束下的顧慮,激勵醫療產業在改革浪潮中依然保持創新勢頭,促進患者從具備臨床價值的創新產品中獲益。
對此,山西證券研報指出,“我們認為集采的功能除了對充分競爭品的降價外,還有一個功能是臨床短缺藥品的保量和保價,集采進行到當下,并不完全是降價利空屬性。目前醫療器械領域的集采主要集中在競爭充分的高值耗材,創新醫療器械集采目前沒有大規模展開。”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