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21日參加在北京舉行的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他在圍繞“能源安全與綠色發展”的演講中指出,金融業有責任建立好、運用好碳市場,使碳市場在碳定價及引導融資等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周小川表示,碳市場是通過市場方式進行碳排放配額配置的重要舉措。一方面要形成懲罰排放者、鼓勵減排者的定價機制;另一方面要通過這種激勵機制引導大量的跨區投資并管理風險。
周小川在演講中對于碳市場的動態發展和當前對碳市場存在的一些質疑和挑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碳價格是動態變化的,最開始減排成本會相對低一些,但隨著未來進入攻堅階段,需要花更大的代價才能把剩余“硬骨頭”的碳排放減下來,碳的邊際價格就會高一些。
關于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碳市場的關系,周小川認為,可以參照中國股票市場上“滬港通”“滬倫通”等市場連通技術,使價格逐漸趨同。他指出,不管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每多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對于氣候變化來講,邊際效應是相同的。因此,從價格機制來講,未來的碳價應該是趨同且趨于一種均衡價格。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碳市場,最終也應該是連通且趨于均衡的。
周小川強調,“碳市場究竟怎么樣、究竟搞得好不好,要重視它在價格形成方面究竟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一是能夠真正實現有效的激勵機制;二是能夠確實引導大量的碳減排資金。
最后,對于能源安全與綠色發展的關系,周小川表示,能源安全涉及到如何動員大量投資,涉及到從化石能源逐漸發生轉變等,這應該是有計算有深思熟慮的一個漸變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堅定不移的方向明確的進程。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如當前的碳價格、當前的價值,未來都會發生調整和演進,要在研究碳市場動態特性的情況下,來考慮未來如何建設好、運用好碳市場,為實現“雙碳”目標,實現全球氣候變化的控制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