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品、餐飲、文娛等必選消費和場景型消費的刺激作用更為明顯。
【資料圖】
消費券再次成為救市選擇。
12月11日,成都市文廣旅局發布消息稱,其將聯合同程旅行、去哪兒、美團、飛豬等在線旅游平臺,自12月12日起面向全國游客分2期發放1000萬元“煙火暖冬日·安心游成都”文旅消費券。
12月11日,南京市政府發布消息稱,將于12月14日發放新一輪暖心消費助力券,帶動商貿、文旅、企業等各類企業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促進活動。據介紹,本次消費助力券分為通用消費助力券、汽車消費助力券、綠色消費助力券及“鯨喜”福星獎券。
另據央視網報道,從12月8日20時至12月19日24時,廣州政府分三輪不間斷發放消費券共計3000萬元,派發的消費券涵蓋輕茶餐飲、超市、電商、正餐住宿、百貨五大類,面值從10元至100元不等。
在深圳,新一輪“樂購”活動已啟動。市民購買電子和家用電器等,最高按照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活動期間每人最高補貼2000元,此次活動將持續到12月26日。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券市場效益有著起伏。
長江證券援引多篇論文觀點稱,基于對2020 年前半年各地的消費券核銷情況進行了統計得出結論,整體而言,餐飲、零售等消費券的核銷率較高。多數發放通用、餐飲、零售等普惠性質消費券的城市,整體核銷率能夠達到 70%-100%。
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報告,對于拉動效應而言,消費券對當地消費數據的拉動作用可以達到 7-10 倍的水平。具體來看,多數消費券的杠桿率集中在 2-5 倍之間(如滿 50 減 25 即為 2 倍杠桿);但考慮部分消費者會進行消費券以外的超額消費,以及汽車、 家電和電子產品的消費券的杠桿水平更高(如滿 20 萬減 5000 為 40 倍杠桿率),因而整體看消費券對消費的拉動效應會更為明顯。
北大光華-螞蟻金服消費券研究團隊則指出,對于消費內部的結構而言,消費券對場景性消費刺激更為明顯。整體而言,消費券對食品、餐飲、文娛等必選消費和場景型消費的刺激作用更為明顯。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