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孔雪)2022年12月23日,首屆新京報數字政府論壇暨“2022數字政府建設優秀案例”發布在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由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何艷玲教授團隊、新京智庫、千龍智庫合作的“城市線上治理能力指數”的研究成果。
(資料圖片)
報告顯示,各地需要在平臺建設、信息發布和制度保障三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其線上治理能力,希望今后我國各個城市能夠將線上治理作為與線下治理同等重要的議程,用更科學、更專業、更精細化的態度來規劃、執行和完善城市的線上治理。
“城市線上治理能力指數”的指標體系、研究范圍和評估對象
根據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74.4%。團隊認為,這意味著線上社會已經成為與線下社會同等重要的治理空間,線上治理能力也隨之成為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
為了進一步增強有關方面對線上治理的重視程度,收集和推廣線上治理和創新舉措,對線上治理存在的困難和挑戰提出有效建議,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新京智庫、千龍智庫攜手合作,歷經一年的籌備,研發了“城市線上治理能力指數”的指標體系。
“城市線上治理能力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該指標體系共涵蓋民本、回應、專業、引領、公信五個維度。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何艷玲教授對五個維度進行了說明。
其中,民本維度是指以人民為本、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的維度,其具體指標包括是否具備微信公眾號或相應網站的發布池,作者認證情況、民生新聞的占比、搜索的便利性、平臺的便民性等指標。
第二個維度是回應,即對社會問題和人民需求的回應程度,它直接影響著公眾的生活質量和獲得感,其相應指標包括整體的閱讀量、頭條閱讀量、可視化的水平、新增的粉絲數和網頁的回應性。
專業維度是指線上治理的專業化程度,如今的線上治理形勢不僅要求政府在線下場景中繼續發揮其傳統的行政管理能力,還需要充分掌握網絡傳播邏輯,對線上社會給與及時有效的回應。其相應指標有政務公開的全面性、全國重大政策的轉發的情況、國家權威媒體的轉發占比、針對性的政策出臺的情況政務發文的占比以及關注數。
引領維度主要用來衡量關注地方政府對于網絡上態度價值觀的引領能力,相應指標包括整體的粉絲數、內容的轉發量、發文總數、原創的發文數占比和注冊的時間。
公信維度則主要衡量政府在互聯網內的公信力的大小,這種公信力一方面體現在公眾對政府線上發布信息的認可和信任程度,一方面體現在政府是否是足夠的自信的吸收公眾的討論和批評,并且不斷改進治理方式。測量公信維度的具體指標有點贊數、評論數、在看總數、政策公開的及時性以及自我監督的情況。
報告研究范圍包括我國全部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城市以及十個網紅城市在內共46個城市。評估對象主要是這些城市政府公眾號、微博號、抖音號和官方的網站四大主流線上平臺。此外,鑒于紀委是黨和政府的監督部門,報告將各地紀委的公眾號作為補充評估對象。
線上治理“優等生”城市分布情況
報告指出,城市線上治理能力指數表現最佳的十個城市分別是上海、鄭州、杭州、西安、南京、海口、北京、無錫、大連和東莞,其中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占七席,計劃單列市占一席,東部城市占七席,而中部、西部和東北城市各占一席。
就區域表現而言,指數顯示東部地區的城市整體排名較高,十大城市中有六個位于東部地區,說明東部地區的線上治理水平在全國各地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與此同時,中部地區也出現了鄭州、合肥等這些表現良好的城市,而西部地區則有西安、昆明、重慶作為代表,東北地區大連的表現也較佳。報告認為這種情況說明“在我國不同區域,都分布著一些線上治理的‘優等生’和‘尖子生’”。
上海在民本、公信維度方面位列前十,引領維度屬于前十五,在專業維度表現最佳,說明它的治理能力的專業化和精細化程度比較高,公眾的關注程度和認可程度也比較高。
寧波在民本的維度得分最高,具體來看,寧波的新媒體平臺和官方網站的便民性程度比較高,而且發布的民生相關的新聞占比很高。
海口在回應的維度得分最高,發布信息的可視化占比、受公眾關注的程度都較高,發布信息的閱讀量較大,粉絲增長速度較快;引領維度表現最好的是無錫,該市相關平臺發布原創文章的占比和轉發量都較高。
無錫各類新媒體平臺的注冊時間也相對較早,反映出政府對于發布網絡信息引領公眾工作的重視。
鄭州在公信維度得分最高,其政策信息公開及時性強,點贊數評論數與微信的在看數都較高,還會定期發布針對政務媒體的考核。
大連的綜合得分也較高,憑借在“民本”、“回應”、“公信”等維度的優秀得分,在東北地區一枝獨秀。各線上平臺的便民程度高,發布信息的閱讀量高,自我監督較為完善,會定期發布高質量的政務媒體考核通報。
此外,無錫、東莞、三亞、常州、珠海、佛山等網紅城市的線上治理指數相關指標上都有不俗表現,報告指出,這一現象或許與網紅城市天然更加注重網絡傳播的方式方法的情況相關。
我國城市線上治理的三個積極趨勢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城市線上治理表現出了三個積極趨勢。首先,各地政府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平臺已經普遍成為提供政務服務、回應人民需求的有效途徑,匯總了多種政務服務的直達鏈接。在這方面各地亮點頻出,例如拉薩政府相關平臺設置了“協調解決網友留言板塊”,定期更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蘇州的政府發布平臺可以直接鏈接到防疫信息平臺,較為便捷。
其次,多地政府已開始嘗試使用更加活潑親切、生動吸睛的風格發布信息,甚至進一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例如,東莞、上海等地的信息發布風格多樣,讓民眾更有閱讀的愿望,其發布信息的點擊率、點贊率相對更高,無形中拉近了政府與民眾的距離。
第三,許多城市線上平臺定期發布政策圖解,這種形式如今已成為了解讀和傳播中央政策的重要路徑,起到了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作用,也加快了政策從制定到落地的速度。
此外,報告指出,不同城市政府線上治理能力差異明顯,排名靠前的城市往往在多個指標上都表現優良,反之亦然。不同城市政府賬號的粉絲數,發布信息的閱讀量、點贊數和評論數相差也較大,在以常住人口為基準進行標準化處理之后,還會相差多個數量級。
這些流量也存在短期內大幅波動的情況,城市賬號的粉絲數在一個月內會增加或者減少30余萬,而信息的閱讀量可能在一天增加或者減少上百萬。這些現象對于線上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步完善的方向:平臺建設、信息發布和制度保障
“城市線上治理能力指數”報告指出,我國城市線上治理也存在一些亟須完善的問題。就此,報告也給出了相應建議。
首先,從平臺建設上來看,各地的公眾號、網站等平臺建設差別較大,部分城市的線上基礎設施建設仍然需要加強,部分城市的公眾號僅承擔了信息發布的功能,目前沒有上線相關服務的鏈接,平臺的容量和拓展性有限。部分政府網站的狀態過于單一,存在鏈接無法訪問、便民設計不足、缺乏快捷搜索、及時回應功能等問題。
第二,從政府的線上信息發布的內容來看,目前線上治理的重心仍然偏向于經濟和發展,但是與民生相關的內容發布比較有限。因此,報告建議下一步民生方面的內容應成為政府信息發布的重點。
第三,從制度保障方面來看,目前線上治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仍然有待完善。由于各地相關法律的出臺的速度和程度不一樣,目前我國只有上海、杭州、紹興等部分城市通過了相關條例。此外,目前各地線上治理的標準化和專業性差別較大,報告建議有關單位要進一步提升線上治理的法律制度保障。
(文章來源:新京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