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CDMO企業上海碧博生物醫藥工程有限公司(下稱“碧博生物”)宣布,其自主設計的世界首條3萬升超大規模哺乳動物細胞生產線,近日正式在上海臨港實現工程交付。
該產線的核心設備系3萬升哺乳動物細胞生物反應器。從規模上來看,目前全球僅數家CDMO企業擁有萬升以上規模同類反應器及相應的生物藥生產線,其中總部位于瑞士的龍沙生物(Lonza)研制的2萬升生物反應器是目前全球生物藥領域投入商業化運行的最大反應器。
碧博生物董事長焦鵬表示,作為上海市新興產業重大專項支撐的項目企業,碧博生物在國際上首次突破了3萬升不銹鋼超大規模哺乳動物細胞生物反應器技術,成為全球首創、世界最大的新一代生物藥生產平臺。
(資料圖)
碧博生物起步于波士頓,2017年入駐上海張江,2020年啟動上海臨港項目。官網介紹,公司系國內首家致力于生物藥大規模商業化的CDMO,擁有哺乳動物、微生物、基因治療全平臺。
焦鵬表示,依托該超大規模哺乳動物細胞生產線技術,有望緩解全球生物藥產能缺口逐年擴大的趨勢,并大幅降低生物藥的生產成本,提升藥品可及性,讓更多老百姓用得上好藥,用得起好藥。“相較于中國目前主流的2000升的反應器,我們把成本降到以前的1/5。”焦鵬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焦鵬強調,碧博生物將憑借其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個3萬升超大生物反應器生產線技術,以及獨有的PanFlex-Engineering技術體系,建設產能超過100萬升的生物藥生產基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勝利表示,當前我國生物藥生產嚴重依賴進口的2千升一次性生物反應器,運行成本高,在設備和耗材上極易被“卡脖子”。而歐美國家用于生物藥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主流裝備是1.5萬升的大規模不銹鋼生物反應器生產線,此前我國在這一領域一直處于空白狀態。
其認為,碧博生物3萬升超大規模哺乳動物細胞生產線的建成,不僅完成了我國生物制藥領域對國際主流1.5萬大規模生產線技術的跨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3萬升超大規模生物反應器生產線技術;同時達成關鍵核心設備的自主可控,將成為我國生物藥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并對國際生物藥制造潮流起到引領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據焦鵬介紹,碧博生物的3萬升超大規模哺乳動物細胞生產線將于今年9月份正式進行GMP生產,“第一個客戶來自美國,這也是我們得到國際認可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截至目前,至少有4家美國客戶正在跟公司進行完全的對接。
而對于如何撬動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國內市場,焦鵬表示,核心在于打磨出經典的樣本。“國內的企業誰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他們都會有點猶豫,目前好的局面是海外市場我們已經開始有突破,我們自己團隊需要進一步地夯實這方面的工作,我想真實的案例是最有力的說明。”
清華大學教授曹竹安也格外關注該生產線的正式投產。“超大規模的生物反應器,對促進我們國家生物產業發展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但一切要以實踐為標準,第一批產品出來時候的那個節點更重要。”他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其更期待那個時間節點的到來。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