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的5G網絡創新與應用揚帆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趙策表示,我國5G網絡建設穩步推進,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5325個,為5G應用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ToB領域,5G正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
當前,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代表,正在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驅動。據趙策介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創新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5G網絡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我國已累計開通156萬個5G基站,覆蓋全國所有地市一級和所有縣城城區,87%的鄉鎮鎮區,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5325個,為5G應用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5G終端市場取得新發展。截至2022年3月底,我國共有761款5G終端獲得進網許可,其中手機終端548款,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4.03億戶。2022年1-2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合計3769.8萬部,上市新機型達30款。
三是5G融合應用取得新成效。自去年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來,全國各地也相繼出臺5G應用相關政策,大力推動5G規模化應用。今年4月“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正式啟動,重點聚焦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個人應用創新發展,社會數字化、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等方向,進一步促進5G應用蓬勃發展。
據趙策介紹,“目前在ToC領域,5G用戶戶均移動數據流量已超20GB,5G+超高清視頻、5G+AR/VR等已在娛樂游戲、賽事直播、居住服務等重點場景應用。ToB領域,5G正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
2022年是5G規模化應用發展的關鍵一年,工信部將大力推進5G建設和應用發展,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堅實支撐。對于未來如何加強5G網絡創新與應用揚帆工作,趙策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網絡部署,提升基礎支撐能力。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穩妥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持續提升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支持各地結合區域需求,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探索建網新模式,形成區域先導效應,持續完善5G端到端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關鍵共性技術,為5G應用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是深化融合應用,促進5G規模化發展。抓好《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的落實,鼓勵和支持各地結合區域特色和行業優勢,加快地方特色應用落地,推動5G應用加快向規模化發展邁進。5G應用涉及各行各業,需緊密結合各行業特點和發展需求,分業施策、有序推進,對前景廣闊、基礎扎實、模式清晰的行業應用要及時總結經驗成效,加快復制推廣。
三是加大多方協作,構建創新應用生態。支持電信運營、通信設備、垂直行業、信息技術、互聯網等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加強溝通協作,共同開展5G融合應用技術創新、集成創新和服務創新,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發揮需求導向和資源整合作用,主動擁抱5G,加快推進5G在各垂直行業的賦能升級,為5G規模應用提供示范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