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鐘旖)“我的建議主要圍繞醫學教育與醫學科技創新,尤其關注我國西部地區的醫療水平發展。”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將繼續聚焦本職建言獻策,建議在我國西南地區組建獨立的“醫學檢驗中心”,聚集和培養高層次人才、推動醫學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實現區域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黃愛龍說,他在工作中發現,西部醫療服務機構的體量較小,醫療資源分散,存在綜合實力參差不齊、醫療產業發展滯后、人才隊伍儲備不足等問題,阻礙了優勢醫療資源的共享與利用,也導致檢查資料數據共享機制缺失、醫學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度較低,患病群眾重復檢查不斷,無法保障“同一問題只查一次”。
為此,黃愛龍建議,在西南地區組建起獨立的“醫學檢驗中心”,同時積極爭創“國家醫學中心”。黃愛龍說,醫學檢驗科技創新事關新發突發傳染病的快速篩查與檢測、未來醫學發展的精準醫療與個體化治療,將推動體外診斷乃至大健康產業發展,并為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提供科技創新保障。
黃愛龍認為,高標準謀劃醫學檢驗中心將極大推動地區醫療資源的集約化配置,竭力扭轉醫院現有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不高、承接高新檢驗技術準入能力有限、應對國家公共衛生應急檢測任務能力不足以及現有醫療用地極度緊缺等局面,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負擔。同時,也將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匯聚、治理和開放應用,帶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
基于重慶在檢驗醫學上的學科與人才優勢,以及在體外診斷產業上的發展優勢,黃愛龍還建議構建醫學檢驗創新生態,支持重慶爭創國家檢驗醫學中心,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組建起全國范圍的檢驗學科集團,籌建第三方獨立檢驗中心,最終形成輻射全國的檢驗樣本基地。(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