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新疆若羌4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新疆科考)阿爾金山野外科考隊一行4月上旬前往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調研,出發前途經若羌縣臺特瑪湖時,科考隊員與臺特瑪湖自然資源要素綜合觀測站(臺特瑪湖觀測站)工作人員交流時獲悉,借助第三次新疆科考建設的臺特瑪湖觀測站,其觀測和研究工作將主要解決臺特瑪湖水域面積多大最適宜等三個科學問題。
中國地質調查局烏魯木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室副主任李福杰介紹說,臺特瑪湖西臨中國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靠中國第六大沙漠庫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是塔里木河與車爾臣河的尾閭,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生態屏障之一。處于湖區中心的臺特瑪湖觀測站距離若羌縣城50公里,環境惡劣、生態脆弱,在世界和中國干旱區生態系統中具有典型代表性,是研究干旱區生態與環境問題的天然實驗室。
臺特瑪湖觀測站是塔里木河流域自然資源要素綜合觀測網絡體系的一部分,由中國調查局烏魯木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建設,場地及房屋由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提供,能滿足來站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基本試驗、生活要求。該站現擁有野外原位觀測裝備、便攜式觀測設備、室內實驗分析儀器、多旋翼固定翼無人機等各類儀器裝備16臺(套),可為干旱區生態水文研究提供堅實可靠、長期連續穩定的數據。
李福杰指出,通過第三次新疆科考活動開展,臺特瑪湖觀測站已實現該區域空天地立體化觀測,尤其是對生態水文過程的持續觀測。該站的觀測和研究工作,今后將主要解決三個科學問題:一是在極度干旱的塔里木河尾閭,土壤蒸發、植被蒸騰的能力如何;二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尾閭地區的交互,對臺特瑪湖形成和發展有何作用;三是臺特瑪湖的適宜生態水位或生態面積到底應該保持多大,才有利于區域生態環境整體的可持續綠色發展。
他表示,臺特瑪湖與塔里木河下游共同構成完整的生態屏障,能顯著降低湖區及周邊鹽塵和沙塵危害,彌補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鳥類遷徙通道不足和繁殖區缺乏的困境,并保障218國道和格(格爾木)-庫(庫爾勒)鐵路暢通安全。臺特瑪湖觀測站的建設,將有效鞏固第三次新疆科考成果,實現科考效益持續化,對塔里木河流域生態輸水方案制定、促進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