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2022 年確定性高的五個方向包括:(1)資產配置效率優先,結構穩定;(2)信貸投放節奏前置,重點集中在新老基建、普惠小微、綠色金融、戰略新興行業;(3)LPR 調降帶來息差壓力,銀行盡力維穩;(4)財富管理全面推進,從粗放走向精細化;(5)資產質量整體改善,涉房和隱債風險可控。
整體來看,預計全年業績確定性強,關注配置價值。
2 月14 日-17 日,我們對國內部分上市銀行進行了集中調研,包括2 家國有大行、1 家股份行和3 家城農商行,調研涉及各行資產負債、公司金融、零售金融、信用審批、風險管理等部門。調研結果顯示:
資產配置:穩中求進,效益為先
(1)資產增速以穩為主基調。從調研銀行情況看,今年初步制定的經營計劃對總資產增長的安排基本與2021 年相當,其中部分經濟高景氣度地區的城農商行,資產擴表相對更為積極。
(2)配置結構關注效益提升。調研來看:①信貸資產為重點,“穩定信貸總量”要求下,各家調研銀行貸款增速計劃基本在10%以上,亦大多高于全行資產增速計劃;②債券配置優化結構,接受調研的大行表示,今年仍將積極參與國債、地方債和綠色債券的投資,股份行債券配置更關注市場利率的階段走勢,此外各家銀行今年非標投資仍延續審慎態度。③同業資產將視資金情況以及貸款和債券投資情況來靈活調整。
信貸投放:總量穩定,節奏前置,重點突出
(1)總量穩定:受調研大行表示,年內計劃保持貸款增長與社融增速相匹配,年內規模增量料與去年總體相當,部分景氣區域的城農商行在監管引導下投放更為偏向積極。
(2)節奏前置:受調研大銀行情況看,過往年份季度間投放遵照“3322”節奏,而今年一季度態度更為積極;而城農商行出于“早投放早受益”和貸款利率走勢的判斷,開年以來投放力度較大。
(3)結構優化:對公和零售信貸更多選擇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方向:
對公信貸重點投向突出:行業方面,所調研大行投放主要錨定新老基建、普惠小微、綠色金融和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而股份行和城農商仍將圍繞自身戰略特色領域推進;區域方面,大行重點關注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等國家戰略區域。
零售信貸關注非按揭個貸:按揭方面,受調研銀行仍將圍繞貸款集中度監管,強化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手房按揭準入更關注房企和項目資質;非按揭方面,消費信貸和普惠小微基本成為今年各家銀行擬發力的重點,其中大行傾向于高資質客戶的線上品種,而部分特色銀行也將擴大線下業務的范圍與能力圈。
負債策略:存款量價平衡改善,主動負債優化結構。總體來看,得益于存款監管推進和內部結構優化,受調研銀行2022 年負債管理量價平衡有望鞏固:
(1)存款量價有望改善:受調研銀行普遍反映,去年6 月央行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以來,存款付息率呈現出穩中改善的趨勢,預計今年仍將延續上述趨勢。部分大行亦反饋,如果存款改革進一步推進或深化,存款付息水平有望進一步走低。此外,去年以來各家銀行均在主動持續壓降高息存款和長期限存款,也進一步推動存款定價優化。
(2)主動負債結構優化:考慮到存款量價改善,部分銀行反饋今年對于同業負債工具的使用將更為靈活,特別是結合市場利率情況,對各類債券、同業存單等工具的發行規模和期限結構選擇上。
息差:面臨下行壓力,結構調整有望邊際企穩(1)資產端:新發放貸款定價下行。受LPR 下調、監管引導金融向實體讓利等因素影響,受調研銀行普遍反饋新發放貸款利率有下行壓力。針對此壓力,部分銀行表示將尋求信貸結構改善提高定價水平,具體舉措包括提高零售貸款占比、提高信用類貸款占比和信用下沉等。
(2)負債端:存款成本可控。銀行吸收存款仍存在市場競爭壓力,存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難以逆轉,但存款利率自律機制與利率中樞下行一定程度對沖付息率上升壓力,整體存款成本可控。部分受調研銀行表示將利用當前同業負債成本相對較低的市場機會靈活優化負債結構,付息率有望繼續小幅改善。
總體來說,受調研銀行資產定價趨降,負債成本相對可控,整體息差面臨下行壓力,2022 年經營策略上尋求資負結構進一步改善有望帶來息差邊際企穩。
中間業務:財富管理持續深入
受調研銀行普遍反饋將繼續把財富管理業務作為經營重點,在產品、客群、渠道等多維度發力,從而帶來中間業務收入和AUM 等關鍵指標的持續提升。
(1)產品:豐富產品矩陣。調研情況看,多家銀行將豐富產品體系作為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布局,對產品持開放態度,自身開發結合引入外部產品,部分成熟理財子公司持續提升產品管理和創設能力為母行賦能。
(2)客群:發揮資源稟賦和經營特色。在客群拓展方面,多家銀行表示將結合自身客群資源稟賦和經營特色拓客,受調研大銀行在高客戶基數的基礎上推進高端化;而城農商行聚焦于特色客群深度挖掘。
(3)渠道:線上化、專業化體系建設。在渠道建設方面,多家銀行提及完善銷售體系搭建,一方面提高科技投入,利用智能化系統線上輔助產品銷售,提高理財經理效率;另一方面加強線下營銷隊伍建設,打造專業化服務。
風險研判:風險指標持續向好,重點領域風險可控(1)資產質量穩定。雖然2022 年外部環境仍存在疫情反彈、經濟承壓等擾動因素,但是一方面宏觀“穩增長”政策有利于經濟復蘇;另一方面疫情以來銀行持續優化風險管控以及存量風險的逐步出清,各家調研銀行普遍反饋年內資產質量有望保持穩定。
(2)撥備政策保持平穩。從調研銀行情況看,撥備政策與風險形勢同向,資產質量平穩運行的預期下,預計撥備計提也基本保持平穩態勢。
(3)房地產、城投平臺等重點領域風險可控。調研來看:①房地產違約風險有一定上升,但總體風險可控。受調研大行表示,涉及風險房企業務規模較小且目前償付情況仍處于可控范圍內;城農商行主要經營區域基本位于經濟發達城市,整體資產質量安全性較高;②城投平臺個別區域存在風險,整體影響有限。
受調研大行表示,個別區域城投平臺隱性債務存在風險隱患,但相關銀行持續做好排查和管控,風險可控;城農商行相關業務規模較小且基本位于發達地區,資產質量基本不受影響。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行,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
投資觀點:調研顯示,銀行2022 年資產負債配置策略將尋求穩中求進,信貸投放節奏前置、重點突出,投放方向突出監管引導的綠色、普惠等領域。息差小幅承壓,資負結構進一步改善有望帶來息差邊際企穩。資產質量有望穩中向好,房地產、城投平臺等重點領域風險可控。預計全年業績確定性較強,建議關注全年維度配置價值,投資組合為: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郵儲銀行、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
(文章來源:中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