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1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介紹,青海省今年將全面調查評估青海湖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探索開展青海湖裸鯉洄游主要通道生境修復工作。
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咸水湖,處于青藏高原高寒區和黃土高原干旱區的過渡地帶,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征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介紹,2021年,青海省統籌長江、黃河、青海湖等重點流域水生態修復和水環境治理,提升了江河源頭水源涵養功能,使青海湖、龍羊峽等重點湖庫水體保持優良。今年,青海省將開展青海湖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調查評估,實施布哈河、泉吉河等主要入湖河流水環境治理,同時探索開展青海湖裸鯉洄游主要通道生境修復工作,推動解決水位上漲引發的新生水生態環境問題,完成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及整治方案制定。
作為青海湖中唯一大型野生經濟魚類,裸鯉占據著“水—魚—鳥—草地”生態系統的核心地位,2004年被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監測數據顯示,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10.85萬噸,較上年增加0.71萬噸,是保護初期的近42倍。
目前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濕地面積持續增加,水體自凈能力明顯提高,青海湖裸鯉種群資源進入恢復期,“以魚凈水、以魚養水、以魚抑藻、以魚控草”的生命共同體已形成。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表示,青海省將持續聚焦長江、黃河、青海湖等重點流域,推進美麗河湖保護建設,持續開展長江、黃河干流水生態環境治理修復,聯動開展黃河干流排污口監測溯源和湟水河排污口整治,深化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建立精細化管理體系,強化污染源、處理設施、排污口系統監管。同時深入開展重點鄉鎮及“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和規范化建設,逐步加強農村水源地保護。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