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重慶市墊江縣的重慶豬福門農業科技公司,3個工作日內就在“墊小二”數字普惠金融平臺上的“網上金融超市”申請到了工商銀行“農擔貸”300萬元。該企業負責人方正說:“這筆貸款我們主要用在了購買飼料等方面,真是幫了大忙。”
“墊小二”數字普惠金融平臺,是墊江縣在試點財政支持深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中,為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做出的探索。該縣將縣內20家銀行的54個信貸產品全部歸集上線,企業可以在線選擇合適金融產品申請貸款,銀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審批并通過平臺直接反饋審批結果。數據顯示,“網上金融超市”已經累計為490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2.36億元信貸資金,首貸率達81%以上。
財政支持深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是財政部2019年推出的一項政策,旨在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和多元化融資服務體系,構建貸款風險保障機制、信用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工作激勵約束機制,引導金融資源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支小助微”,進一步增加金融服務供給,優化融資環境,幫扶民營和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
據了解,重慶市為12個試點城市安排了市級以上財政資金6億元,每個試點區縣補助5000萬元。其中,江北區、墊江縣等6個區縣為中央層面試點,江津區、北碚區、南川區等6個區縣為市級試點。
統計顯示,與試點前相比,12個試點區縣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貸款戶數同比平均增長21%、22%,貸款利率平均下降約14個百分點,貸款不良率平均下降約47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在保余額、在保戶數同比平均增長21%、15%,民營和小微企業新增注冊數、就業人數同比平均增長43%、20%,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的科技型企業分別平均增長32%、51%。
據介紹,試點區縣多方聯動,按照“財政風險分擔+銀行信貸支持+部門專業支撐”的運行機制,積極創新融資產品和服務方式,探索開發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信貸產品。如江北區推出的“科研貸”,采取政府推送企業、銀行獨立審貸模式,在政府―銀行風險共擔前提下,以區內科技型企業研發費用投入為基礎,企業主的基本信息、經營信息、稅務信息、專利情況等多維度數據為支撐,為區內科技型企業科研投入提供單戶500萬元以內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發放純信用貸款。“科研貸”設立以來,已為全區46家企業授信6500余萬元。
重慶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財政部門將深化統籌資源,聚焦“支小助微”,探索更多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的有效路徑,促進暢通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推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
(文章來源:中國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