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提出的4份建議中,有兩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息息相關。同時,推動低碳環保、踐行循環經濟理念也是其建議中的關鍵詞。
“獻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選擇“造車”作為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的雷軍,今年全國兩會所提建議也都是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
雷軍表示,新能源汽車低碳發展已成為汽車工業全球競爭的關鍵,完整、清晰、準確的碳足跡核算體系是新能源汽車產業低碳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對于我國汽車工業的低碳發展來說,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跡核算體系,支撐碳足跡精確管理、核算、認證及核查。
雷軍建議,有關部門從頂層設計出發,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碳減排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各階段減排路徑和目標。制定從原材料到報廢回收全產業鏈碳足跡管理辦法,明確企業主體責任,指導產業鏈實施碳減排。
針對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雷軍認為,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間,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在技術、標準、生態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但當前我國公共充電樁中快充占比僅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較低,導致充電速度慢、排隊時間長、周轉效率低等問題依然突出,較難滿足廣大用戶的充電需求。
雷軍表示,當前大功率快充站以企業自主建設為主,建設布局、規模、技術指標等缺少整體統籌規劃,互聯互通水平較低。
針對這一問題,雷軍建議制定新一代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方案,明確建設規模、用地規劃、充電容量等關鍵目標,提高重點區域電網擴容能力,增加大功率快充站數量,提高有效覆蓋。同時,推進技術標準及通信協議的制定、統一和應用,出臺大功率快充互聯互通工作方案,制定三年時間專項行動時間表,優先推進新投建、核心商圈及高速公路等稀缺資源地段存量的大功率快充樁互聯互通,實現社會資源最優化配置。
雷軍還建議,組建國家級創新合作平臺,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同時加強建設服務保障,推動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普及。
加強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
日前,雷軍提出了小米轉型“高端”的戰略思考,以實現“三年手機銷量全球第一”的目標。如今,小米的手機出貨量僅次于三星和蘋果。在新發展階段,加強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對企業社會責任及行業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關于如何進一步加強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雷軍也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雷軍表示,我國是電子產品的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隨之產生的電子廢舊物具有種類繁多、數量巨大、迭代迅速等特點,既有極大的潛在環境風險,又有極高的潛在資源價值。
根據《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2020》,現階段我國每年電子廢舊物處理量已達8000萬臺左右。在雷軍看來,加強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對于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面向電子廢舊物的循環利用體系尚未完善,相關政策法規較為零散,各產業環節間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雷軍建議,應制定我國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打通“二手商品流通”“再制造再加工”“報廢拆解處理”三個關鍵產業環節,完善循環利用體系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銜接與利益分配,暢通電子廢舊物的合規流動,打造更加緊密均衡、規范有序的產業生態。制定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全流程的碳足跡計量標準,一體設計、統籌推進,為全行業減碳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雷軍還建議,制定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強協同規范發展。保障個人數據信息安全,提升電子廢舊物回收率。還應加強宣傳引導,開展個人電子廢舊物碳積分試點。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