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3月16日訊(記者易帆)3月16日下午,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升級后首票落地,一批進口大型游樂設施順利通過海口港海關通過放行,當天下午,這一批大型設施正從秀英港卸貨,將送達到企業手中。
據悉,這一批進口的大型游樂設施涉及貨值87.5萬歐元。“通過‘零關稅’的利好政策,節省下的真金白銀讓項目的成本極大降低,企業的負擔也輕了。”16日,三亞苑鼎演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海朋對記者說道。
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升級后首票落地引起廣泛關注,專家表示,隨著更多“零關稅”政策的首單落地,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政策紅利正在逐漸釋放,讓企業享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優惠。
“零關稅”政策
惠及交通運輸業、旅游業
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前,企業進口自用生產設備、營運用交通工具及游艇、企業生產原輔料和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這四類商品通過“一負三正”的清單管理,率先實施“零關稅”政策。2021年以來,四張清單中的原輔料‘零關稅’政策正面清單、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正面清單和生產設備的負面清單已發布,隨著“靴子”落地,政策紅利釋放,企業已享受到“零關稅”帶來的優惠。
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能讓企業優惠啥?海南社科院簽約專家、海南政法職業學院副院長朱綿茂說,政策的受益面非常廣,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真金白金的稅收優惠。
據海口海關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自2021年3月4日公布實施,截至2022年2月,具有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進口資格企業共計144家,享惠企業36家,進口總貨值11.6億元。
海南自由貿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2020年12月25日起實施,2021年1月實現首票“零關稅”帆船進口。一年多來,該政策惠及海南自由貿易港交通運輸業、旅游業兩大行業,主要進口貨物有集裝箱船、游艇、汽車、直升機等,實現了海、陸、空三類享惠商品全覆蓋。海口海關統計,截至2022年1月底,海關共辦理106艘(架、輛)“零關稅”進口交通工具及游艇通關手續,進口總貨值24億元人民幣。
政策紅利正逐漸釋放
將吸引更多企業到海南來布局
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攬子稅收政策優惠正在逐步兌現,專家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稅收政策是全面的,也是對標國際高水平的經貿規則,隨著政策的細則逐步完善出臺,政策紅利的逐漸釋放,將吸引國內外資本聚集,讓海南成為一個開放型經濟的新渡口。
朱綿茂舉例說,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受益面非常廣,不僅包括加工制造業,還將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海南自貿港具有優勢的服務業納入其中,將有力地支持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低稅率下為企業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銀,這或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到海南來布局,從而帶來企業集群發展的效應。
朱綿茂談到,隨著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清單陸續出臺,更多的政策首單落地,意味著利好政策不斷加碼,海南自貿港經濟建設的步伐將不斷加快。
“下一步,海南加工業或將得到跨越式發展,企業在海南引進進口設備零關稅、引進原材料零關稅,在零關稅下,在海南加工生產30%以上增值后再按原產地規則進入大陸市場也同樣享受零關稅,政策疊加將讓海南成為進口加工的中轉地,從而促進海南產業的升級、經濟的迅猛增長。”朱綿茂說。
(文章來源:南國都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