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宋薇萍)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和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社會經濟指數系列”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投資者信心指數為109.46點,環比下降11.15點,同比下降9.08點,表明投資者信心較前期有所減弱,但指數值仍在中性值100點以上,處于樂觀區域。
據介紹,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投資者信心指數由一個指數系統組成,包括了投資環境信心指數、企業家投資信心指數、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和個人投資者信心指數等四大核心指數,四大核心指數又由17個分類指數構成。
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資環境信心指數為120.71點,環比下降9.61點,同比下降12.73點。該指數下降,說明投資者對投資環境的看法不如前期樂觀,但指數值仍在中性值100點以上,處于樂觀區域。企業家投資信心指數為120.21點,環比下降3.62點,同比下降12.07點,指數仍處于樂觀區域。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回落,為106.94點,環比大幅下降15.27點,同比下降6.98點,但仍處于樂觀區域。個人投資者信心指數為91.05點,指數落入中性值100點以下,跌入悲觀區域,環比下降12.83點,同比下降4.70點。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社會經濟指數系列課題組總負責人、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主任徐國祥分析說,近期國內地區疫情有所反復,以及俄烏局勢等地源政治因素,都對市場投資信心造成了一定沖擊。當前我國疫情防控仍處于重要地位,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徐國祥建議,一是政府在精準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制定科學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地降低全社會的防疫成本,全力支持相關行業和企業克服困難,給予針對性紓困扶持,加快實施財政補貼、金融支持、援企穩崗政策等。
二是在全球經濟復蘇受阻的壓力下,著力尋找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推動國內制造業升級優化,解決產業鏈中的“卡脖子”問題,提升應對外圍變化和市場波動的能力,保持國內經濟的平穩發展。
三是要保障能源平穩供應,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加快能源結構轉型,降低對國外能源的依賴程度,減緩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外部沖擊對國內經濟造成的影響。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