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券行業持續推進財富管理轉型的的背景下,其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也不斷提升。以最能代表財富管理“成色”的代銷金融產品收入指標來看,已披露年報的31家上市券商中有30家保持凈增長,代銷收入占經紀業務比重亦大幅提升,基金投顧業務成為拓展財富管理服務半徑的有效抓手。
8家上市券商代銷收入翻倍
與同質化、通道為主的經紀業務相比,附加值更高的金融產品代銷業務競爭差異更明顯,行業集中度也更高。就全行業情況來看,此前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2021年度經營數據顯示,2021年證券行業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206.90億元,同比增長53.96%。其中,上市券商的表現如何?
在已披露數據的31家上市券商中,共有20家的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一騎絕塵,2021年實現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收入26.55億元,同比增長35.12%;排名二、三位的中金公司和廣發證券分別為11.36億元和10.95億元,增幅分別為46.33%、85.28%。此外,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銀河證券的代銷收入均超過9億元,光大證券和招商證券超過8億元。
有8家上市券商實現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收入翻倍。其中,東吳證券由于上年基數較小(0.36億元),2021年實現代銷收入1.06億元,增幅高達194.35%。而海通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等頭部券商也實現代銷收入翻倍,殊為不易。
與絕對值相比,代銷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比這一指標更能衡量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成色”。在31家上市券商中,共有10家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比超過10%,其中,浙商證券達到21.62%,東方證券、興業證券、光大證券、中信證券分別為16.83%、16.81%、15.73%、15.38%。
基金投顧成拓展財富管理有效抓手
借助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大發展的東風,基金投顧成為各家券商拓展財富管理服務半徑的有效抓手。由于展業時間相對充分,部分前兩批獲得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上市券商在2021年年報中也相繼公布戰績。
作為國內首家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券商,國聯證券在2020年4月就已上線業務。國聯證券2021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基金投顧簽約總戶數15.03萬戶,簽約資產規模102.63億元,與2020年披露的5.32萬戶、53.54億元資產規模相比,均實現大幅增長。
同為首批獲取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券商,截至2021年年底,申萬宏源公募基金投顧累計簽約客戶9.5萬人,管理規模超30億元。申萬宏源表示,其圍繞基金投顧業務構建完善了資產配置研究體系,交易風控體系及配套營銷服務推廣體系,共上線4大類9個組合策略,存量客戶人均委托資產達到7.4萬元,累計復投率達53%以上。
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均為第二批獲批基金投顧試點的券商,均在2021年11月上線該業務。中信證券兩個月內累計簽約客戶超過9萬戶,簽約客戶資產超過70億元;招商證券年末簽約規模近24億元。此外,華泰證券公布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其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授權資產195.11億元,參與客戶數量72.21萬戶。中信建投僅公布了累計簽約數量,為9.18萬戶。
東方證券副總裁徐海寧在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介紹稱,2021年11月22日,東方證券正式對外推出基金投顧業務,截至今年3月25日,累計服務客戶12.34萬人,總規模為100.07億元,戶均資產8.11萬元。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