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龐驍剛在2022世界新能源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車樁網的協調互動是新能源汽車步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的重要保障。大力推動車樁網的協調互動,不僅有利于強化行業的合作,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學調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車樁匹配是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前提,對于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化發展來說,加快推動車樁匹配互濟協同發展是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千萬的規模,連續七年產銷量全球第一,近四個月市場滲透率都保持在24%以上,充電設施也隨之快速發展。截止到今年7月底,我國的充電樁保有量已經達到了398萬臺,其中公共領域157萬臺,優先布局在城市核心區域或者公路沿線的附近;居住區私人充電樁241萬臺,購車裝樁率37%。” 龐驍剛表示。
(資料圖)
樁網協調,則是服務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基礎。
充電樁既是電網的售電終端也是電網的供電延伸,充電設施的廣泛布局離不開電網的重要支撐,電網的規劃、升級與改造又需要充分考慮快速擴張的充電設施帶來的新增電力需求。根據測算,到2030年,充電設施裝機容量將會達到6.6億千伏安,相當于8250萬戶居民的用電容量。
“加強充電設施規劃和電網規劃的有效銜接,對于合理調配電力資源,降低全社會用電成本,滿足新能源汽車便捷的補電意義重大。” 龐驍剛表示。
車網互動,則會為新能源汽車拓展更大的價值空間。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續駛里程不斷增大,充電時間更有彈性,充電行為可引導,規律可以預測,具有很強的負荷調節特性。
“從電網角度來看,就像一個巨大的電力海綿,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最高可調負荷有望達到1億千瓦,現在全國最高負荷也就12億千瓦,大約占到全社會最大用電負荷的5%。通過V2G技術,低谷的時候充電,高峰的時候放電,預計每年可以提供超過5000億千瓦時的儲能資源,能夠有效地參與削峰填谷,促進電力電量的平衡,服務新能源的消納。” 龐驍剛說。
推動車、樁、網協同共贏發展,更好發揮新能源汽車在能源轉型中的積極作用,龐驍剛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加強充電設施布局規劃,完善峰谷峰時的電價,出臺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互動的配套政策,積極推廣有序用電,健全新能源汽車參與到電力市場和碳市場的交易機制,實現車樁匹配,樁網協調,車網互動,為新能源汽車參與電力系統的調節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是加強合作共贏,積極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聚焦大功率充電、V2G等交叉的領域,深化跨界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車服務生態圈,促進不同領域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融合發展。
三是加強標準引領,加速推進車網雙向互動,新一代超級充電等標準的制訂,進一步凝聚跨行業共識,推進標準落地實施,加強標準執行監管,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標準化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