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近日,廣州市數字金融協會第13期“DF學堂”在廣州數字金融·天河基地開講,本期講座邀請了星云Clustar副總裁章立強,圍繞“隱私計算驅動全行業提質增效”這一主題進行了分享。在講座中,章立強提出,隱私計算是實現數據融合與價值挖掘的核心關鍵技術,當前若要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需具備覆蓋平臺、算力和數據的完整方案和能力。
當談及隱私計算技術如何驅動全行業增質提效,章立強提出了幾條可能的路徑。一方面,可引入多方數據優化風控模型,構建基于隱私計算的銀行風險安全基線。他表示,可以利用隱私計算技術優勢,優化貸前準入、貸中監控、貸后管理模型,與決策引擎聯動,全方位把控金融信用風險。另一方面,可采用聯邦學習進行營銷模型構建,進一步優化用戶篩選、分層和觸達,增強智能營銷效果,存量促活。同時,還可以打造基于隱私計算的綜合?融服務平臺,建設多個平臺模塊,聯動多個場景,比如聯動保險行業,增強銀行風險抵御能力;革新供應鏈金融數據共享方式,使之更安全、合規、高效;保障政府數據要素安全流通,促進政務數據共享。
未來,隱私計算行業仍面臨不少挑戰,章立強認為主要是融合互聯、算力加速和生態建設三大方面,有業務、場景和運營方面的剛需問題亟待解決。從業務角度看,各地數據交易平臺使用的底層技術不一,市場廣泛流通的開源、閉源系統如何實現互聯互通,復雜的密碼學技術互聯互通和隱私框架如何互聯互通都需要解決,而這需要大型的開源領航者來“破冰”。從場景角度看,當前,數據安全流通的巨大代價是算力,這制約著商業化進程和速度。專用的隱私算力加速產品,會是未來隱私計算領域玩家的必爭之地。從運營角度看,整合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資源進行技術與數據生態建設整體周期較長,而生態建設中把握技術創新與業務運營相互結合并協調發展較難,需借鑒成熟的生態搭建經驗同步與平臺建設共同推進。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