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保險公司對包含新冠確診責任的保險產品采取了緊急下架的調整處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背后,既有市場環境變化引起的保險公司策略調整,同時也是在特定時期下特定保險產品的應時而變。
上證報發現,依然有保險平臺在銷售疫情相關保險,并且能夠下單。不過,承保條件相對苛刻。
爆款產品陸續下架
只需交幾十元保費,就能獲得一天200元甚至上千元的隔離補貼。而且一旦確診新冠,還有高達一兩萬元保額的傳染病確診金……此前,類似的保險產品一度受到很多人追捧。
近期,不少消費者在尋找防疫保險相關產品時,往往都會發現“撲了個空”。
12月初開始,此前銷量較高的防疫險產品陸續下架。12月8日,華泰新冠疫情保障險和華泰抗疫保同時下架;12月9日,水滴保平臺的“水滴新冠防疫險”下架。
“我們的防疫產品年初就下架了。現在類似的產品已經很少了。”一家大型互聯網保險公司相關人士表示。
一位北美精算師認為,這是由于保險公司因缺乏疫情相關經驗數據,也無法預估這波影響態勢,因而在產品和核保以及理賠上會更加保守。
不保障無癥狀感染者,
老年人無法購買
上證報在部分保險平臺發現,目前仍然有與防疫相關的專屬保險產品在售。不過,部分小型保險平臺顯示在售的防疫保險,在真正購買時卻會遇到不能支付的情況。
上證報在支付寶平臺上購買到一款防疫產品。平臺顯示,人保健康的“疫安心·防疫保(含新冠)”近一個月超過10萬平臺用戶購買。
與已經下架的產品比,該產品的承保條件相對苛刻。產品投保年齡僅為出生滿28天至50周歲。這也意味著老年人無法購買。
該產品明確表示,不保障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必須是確診新冠后需住院治療,才能拿到一天100元的津貼補償,最多14天。
其實該保險主要是保障新冠重癥、危重癥的患者。保險條款規定,若因確診重癥或危重癥住院治療,可一次性獲賠10萬津貼。
除了這一款產品,在支付寶的平臺幾乎沒有在售或者新推出的新冠險種。
上證報注意到,此前熱銷的部分抗疫保險已經不再把隔離等納入保障范圍。
疫情隔離相關保險糾紛增多
近幾年,與新冠肺炎相關的保險產品銷量十分可觀。
復星聯合、華泰財險、眾惠相互等保險公司的防疫險等相關產品賣得相對較多。
《復星聯合健康保險2021年理賠年報》顯示,復星健康2021年為因新冠疫情被感染、被隔離的普通群眾提供“愛無憂”隔離險產品,累計覆蓋人群將近100萬人。
銀保監會在2021年12月發布的《中國銀行業保險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與經驗》提到,2020年保險業疫情專屬保險理賠金額達4.9億元。
2021年上市的新冠隔離險,受到市場的廣泛熱捧。不過熱銷的背后也產生了相當數量的理賠糾紛和銷售誤導。
針對隔離險存在不實宣傳、理賠困難等問題,今年2月,銀保監會財險部下發了《關于規范“隔離”津貼保險業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下稱《緊急通知》),其中明確要求,財產險公司應從經營理念、銷售行為、理賠管理等七大方面對“隔離險”相關業務進行自查和整改,并上報自查整改情況。
今年9月份,銀保監會發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于2022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在涉及財產保險公司投訴中,涉及新冠疫情隔離相關保險等財產險其他保險糾紛2434件,占比24.22%。
今年上半年,隔離險已經陸續退市。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隔離險屢屢導致理賠糾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設計偏離了保險的“大數法則”和“損失補償”兩個根本原則。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隔離險無法通過擴大產品覆蓋面來降低發生率,理賠金額暫時難以通過歷史數據積累來確認,而故意騙保等道德風險則難以通過技術來控制。
“目前來看,防疫險、隔離險只是作為特殊時期的階段性產品。未來保險公司在積累更多經驗后,會根據針對新冠肺炎開發出更適合客戶的產品。”一位精算師表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