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基建穩增長發力情況跟蹤:多數省份GDP 目標在5.5%以上,重大項目加碼。
1)32 個省及直轄市公布了2022 年GDP 增長目標,大多數省份制定目標在5.5%以上,其中: 32 個省級行政區中,有29 個省高于或在5.5%左右,21 個省高于或在6%左右,26 省個高于過去3 年平均增速。分地區來看,中西部地區大多省份增速目標在6.5%以上(如四川6.5%左右,湖北7%左右,湖南6.5%以上等),發達地區也至少保持了5%以上的增長目標(北京5%左右,上海廣東5.5%左右,江蘇5.5%以上,浙江6%左右)。從這一角度看,預計2022 年各地保持合理的GDP 增長、穩增長意愿仍較較強;
2)從重大項目規劃來看:目前已有11 個省份公布了2022 年省級重大項目,合計1.4 萬個(同比增加730 個),2022 年預計完成投資5.8 萬億元(同比增加約3600 億,+6.5%)。其中浙江省、河南省計劃投資約1.1 萬億、2 萬億,在各省份中投資總額較高。發達地區各省份投資需求穩步增長,如北京、上海計劃投資額(2802 億、2000 億)同比提升了10%以上,浙江省相比2020 年提升了35%(2021 年數據暫未公開披露)。從項目類型來看,大多數地區以基礎設施與城市建設(浙江交通社設施項目即有2267 億,江蘇基礎設施項目2162 億,重慶城市提升項目2132 億)、產業項目為主(浙江高新產業項目3687 億、江蘇產業項目2015 億),在此基礎上各地還規劃了一批綠色相關項目、數字基礎設施等項目(如浙江在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領域規劃重大項目154 個,計劃年內投資5018 億元)
(備注:目前披露的為2022 全年預計規劃,各地實際執行情況、節奏或有所不同,如預計不少地區或將提前、集中落地)。
ABS 高頻數據跟蹤零售資產質量:21Q4 居民失業率提升,消費貸及信用卡不良率略有提升。 我們統計了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2020 年以來發行的、當前仍處存續期的5 款銀行信用卡及消費貸ABS產品,以跟蹤近期銀行零售貸款的資產質量走勢,發現:
1)21Q4 銀行ABS 產品逾期貸款占比整體從9 月末的2.41%提升至12 月末的3.24%,各家銀行均有一定上升。逐月來看,12 月單月增幅0.44pc,較10 月、11 月也明顯提升,合計當期違約率較9 月末提升0.15pc 至0.37%,各家銀行均有一定上升。
(注:相比于銀行報表資產質量,ABS 資產池由于沒有新增資產、也沒有核銷,到期未逾期的資產會從資產池中退出,但逾期的資產最終會留在資產池中,因此一般逾期率都會隨著ABS 存續期的增長而增長。因此相比于逾期率的絕對值,逾期率的增長幅度、當期違約率的變動更重要。)2)銀行零售資產質量風險有所提升,或部分由于經濟走弱的情況下,21Q4 居民失業率有所提升,12 月末城鎮調查失業率、25-59 歲人口失業率較9 月均提升0.2pc 至5.1%、4.4%,從歷史數據看,居民失業率與零售資產質量的關聯度也相對較高。
3)但我們也觀察到,招商銀行兩個ABS 產品更新了2022 年1 月數據(其他銀行暫未更新),招行1 月單月當期違約率較12 月大幅下降0.21pc 至0.28%(降回了9 月的水平),逾期90 天以內貸款占比也大幅下降0.28pc 至1.11%(已低于9 月水平),或與臨近春節居民現金流改善有關,未來隨著政策托底經濟效果不斷顯現,居民失業率若能改善,銀行零售資產質量風險也有望隨之改善,我們將持續跟蹤觀察。
發改委發文支持工業經濟及服務業,穩定經濟基本盤。周五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兩大文件,將通過減稅、穩價、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等方式支持工業經濟、服務業困難領域行業恢復發展。1)文件中再提“金融讓利”,但基本已反映在過往政策中,對金融機構的新增要求有限。總的來說包括:A、繼續發揮落實此前已有的降準資金、直達實體的兩大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政策,加大對制造業(特別是中長期)、普惠金融、綠色金融貸款的投放力度;B、 落實好LPR 下行、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繼續下行,以及督促降低銀行對小微企業的其他收費(21 年12 月以來LPR 已下調兩次,雖將驅動銀行2022 年貸款利率有所下降,但綜合考慮存款自律機制紅利釋放、降準資金到位等因素后預計銀行息差全年仍能保持平穩);C、加強對銀行貸款投向制造業的考核,推動國有大行優化經濟資本分配,向制造業企業傾斜。2)兩大文件在減稅、減費方面確實加大了支持力度(如引導互聯網平臺降低餐飲企業經營成本、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這些政策有助于緩解工業、服務業企業經營壓力(有利于銀行相關客戶貸款資產質量穩定),刺激實體經營、投資需求(提升相關信貸需求)。
個貸不良資產轉讓市場跟蹤:1 月發行14.03 億元,整體較為平穩。
2021 年《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落地后,國有大行+股份行可以在銀登中心申請,試點批量轉讓個人消費貸、經營貸款,拓寬不良貸款處置渠道和處置方式。經過1 年的試點、實踐與積累經驗,個貸不良轉讓市場的拍賣、定價、交易、轉讓市場已更加成熟完善,紅利正逐步釋放,目前跟蹤來看:
1) 量:2021 年初以來已有13 家銀行共發行了57 個產品,累計轉出貸款本金23.63 億元,本息68.78 億元,其中2022 年1 月發行6 個產品(均為平安銀行發行),本息合計14.03 億元,較為平穩(與21Q4 月均水平基本相當);
2) 價:資產包的折價率(起拍價格/貸款本金)最高在去年6 月達到了40%,目前基本穩定在10%左右(實際成交價由買方競拍逐步形成,暫未找到公開數據),市場定價逐步趨于合理穩定。
板塊觀點:當前時點,積極看好銀行板塊。
1、自上而下,從行業邏輯來看:無論當前市場環境如何演化,板塊都值得積極關注。
1)當前“穩增長”、“靠前發力”政策方向較為明確。1 月社融數據減緩了前期市場對于1 月信貸不足的擔憂,且企業中長期貸款已經實現同比多增(1 月同比多增600 億,過去6 個月平均每月同比少增2200 億元左右)。本周相關政策不斷加碼,如發改文發文支持工業與服務業,基建方面各地項目正不斷落地推進,房地產方面澎湃等媒體報道預售資金監管文件正在落地1.大方向上,政策發力帶動經濟企穩改善的趨勢是確定的,將成為支撐銀行板塊估值修復的關鍵。
2)無需過度擔憂降息對銀行凈息差的影響:降息雖影響銀行貸款收益率,但綜合考慮存款自律機制改革、降準等因素,我們測算2022 年銀行息差將保持基本持平。
3)央行對海外通脹關注度提升,未來政策若受到海外加息擾動,銀行股往往有超額收益。銀行股也是股,也適用DDM 模型,由于流動性預期收緊、有信用風險暴露的擔憂,可能會“補跌”,但由于利率上行預期利好息差和業績,銀行股往往可以獲得相對收益。
2、自下而上看,個股推薦三條主線,精選“小β組合”:穩健龍頭股(寧波銀行、招商銀行)、低估值零售特色及經營改善的銀行(郵儲銀行、常熟銀行、平安銀行),寬信用環境下具有擴張彈性、且可轉債轉股意愿較強的優質中小行(南京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蘇州銀行、張家港行等)。
定期數據跟蹤: 1)同業存單:A、量:根據Wind 數據,本周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為0.46 萬億元,環比上周減少0.33 萬億元;2 月至今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為1.26 萬億元,余額環比上月末增加0.47 萬億元;B、價:本周同業存單發行利率為2.44%,環比上周上升2bps;本月至今發行利率為2.44%。2)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額0.84 萬億元,環比上周減少 697.33 億元。3)兩融:兩融余額1.72 萬億元,較上周減少0.42%。
4)基金發行:本周非貨幣基金發行份額58.00 億,環比上周減少51.86億,2 月以來共計發行167.87 億,同比去年同期減少2137.22 億。其中股票型20.19 億,同比去年同期減少134.89 億,混合型86.79 億,同比去年同期減少1834.97 億。
5)票據利率:本周3 個月期國有大行+股份行銀票轉貼現利率為2.49%,環比上周下降3bps;本月至今利率為2.50%,環比上個月下降20bps.3個月期城商行銀票轉貼現利率為2.58%,環比上周下降2bps,本月至今利率為2.59%,環比下降27bps.6)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本周新增專項債537.37 億,環比上周減少34.84 億,年初以來累計發行7821.17億,2022 年提前批地方債額度為1.46 萬億。7)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本周平均10 年期國債收益率2.79%,環比上周下降5bps。
風險提示:房企風險集中爆發,宏觀經濟下行;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推進不及預期;保險公司保障型產品銷售不及預期。
(文章來源:國盛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