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曾燕福通訊員李永建)為助力我市一季度取得“開門紅”,近日,市生態環境局積極落實“開門紅”項目清單及政策清單,制訂出臺7個方面10項服務舉措,以精準服務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并進。
全面提速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深化“放管服”改革,嚴格落實環評審批“四級四同”,全面實現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快速辦結,全面落實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和豁免政策,壓縮辦理時長,確保項目如期落地開工。今年1月以來,共辦理環評審批27件,平均辦結時長僅0.63天,第一時間完成一季度擬列入省市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環保審核工作。實施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線上幫扶。全市已有4828家次企業注冊登錄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進行業務咨詢和辦理,同時推出微信綁定功能,實現數據一站式報送,減輕企業行政管理負擔,提升環境管理質量。
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加快建立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清單制度,制定完善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企業名單,同時制訂《推進非現場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強化精準科學治污實施方案》,通過采取無人機、視頻及數據監控等非現場執法手段,切實減少企業負擔。
發揮綠色金融聯動效應。持續落實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和應約評價,建立健全企業環境失信信息自動修復機制,及時解除信用懲戒措施;同時強化正向激勵,推動金融機構加大環保守信企業信貸資金等支持力度。增強環境治理項目帶動。進一步拓寬資金渠道,多方爭取中央、省級生態環保專項資金,向上主動爭取上級有關政策、資金支持,服務于全市生態環境修復治理項目建設。
(文章來源:閩西日報)
標簽: 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