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國際首部《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規范》團體標準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以下簡稱北京婦產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陰赪宏,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黨支部書記、秘書長夏岑燦,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治療中心主任馬飛,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胸部及腫瘤外科主任武玉睿和血液內科主任劉嶸等專家學者受邀出席,并就制定團體標準的初衷、過程、后續推廣計劃以及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答記者問,以期推動該技術在全國更大范圍內實現規范化應用。
超過70%的患者有生育需求
【資料圖】
記者:為什么要制定《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規范》團體標準?
阮祥燕:由疾病或治療方法等各種因素引起的育齡人口生育力下降問題愈發引起國內外的重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癌癥機構的數據,中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超過480萬例,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很多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超過70%的患者有生育需求,但放療、化療在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同時也嚴重損傷了女性卵巢的卵細胞,導致患者喪失生育能力與卵巢功能早衰。保守估計,這樣的人群每年超過100萬。
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是最新的生育力保護技術,是青春期前女童的唯一選擇,無需激素刺激,也不會延誤治療,一次性可保存成千上萬個卵泡,不僅保護生育力,還可恢復患者的卵巢內分泌功能。然而,目前國內尚無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操作的規范化標準。為促進該項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規范化開展,亟須制定團體標準,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制定此類團體標準。
記者:北京婦產醫院作為此次團標的主要起草單位,在卵巢組織凍存庫創建過程中給予了哪些支持?
陰赪宏:阮祥燕主任在德國訪問學習期間,無意中了解到德國正在開展卵巢組織凍存的工作,甚至已經推廣到整個歐洲,使很多女性患者受益。回國后,阮祥燕主任向醫院匯報這一技術后,醫院高度重視這一創新性項目,積極提供場地和經費支持,對人才隊伍給予傾斜政策。僅用一年時間,我們就配置了實驗室所需的所有設備,包括冰箱、液氮罐,同時邀請德國專家親臨指導,建立了卵巢組織凍存庫,并通過了新技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倫理委員會的審查,可以說這是“科室的工作,院級的行動”。從首例卵巢組織凍存到移植后首例健康嬰兒誕生,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管理閉環。
在病種方面,國外做卵巢組織凍存的乳腺癌患者更多,而我們這里婦產疾病患者更多,這說明我們需要面向綜合醫院的專家醫生、面向公眾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的知曉度和專家參與度。北京婦產醫院會繼續全力支持該項工作,我相信我們會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卵巢組織凍存庫,也力爭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記者: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為何推動此次《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發布?
夏岑燦:作為一家4A級全國性社會團體,我一直強調,協會就是一個平臺。如果一個協會沒有平臺意識,沒有服務理念,那它不會是一個活躍的協會,也沒有辦法依托專委會和委員提供高質量服務。我們希望專家教授能在這個平臺上交流經驗、百家爭鳴,只有學問之聲,沒有學霸之氣。
結合到團標的制定,我和阮祥燕教授團隊溝通過多次,被他們的精神和愛心深深打動,并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我們的合作中,阮祥燕教授團隊負責專業性,我們負責把控流程,從而確保團標又好又快地制定出來。同時,我希望更多的公眾知曉該團標,更多的同道參照該團標,從而助力實現“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的目標。?
記者:該技術打算如何在國內推廣,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阮祥燕:第一,在北京婦產醫院建立中國首個以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為核心的國家級生育力保護中心、國家級卵巢組織凍存庫,建立全國生育力保護網、生育力保護研究平臺、生育力保護監測和管理平臺,同時搭建多學科診療平臺,為患者提供咨詢-手術-轉運-凍存-移植-妊娠-分娩-產后的全周期管理。
第二,希望有關部門給予場地和經費方面的支持,建立卵巢組織全國各地遠程低溫轉運免X光檢測快捷通道,并請航空和鐵路部門幫忙,以實現在全國各地臨床分中心手術取材,在北京婦產醫院卵巢庫進行卵巢組織凍存。保證組織轉運,患者不動,在當地即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第三, 希望衛健委醫政部門等制定或增加醫療告知規范。例如需要放化療的患者在治療前,醫生應履行告知義務,讓患者提前獲知該治療可能對卵巢功能與生育力造成影響,并建議其咨詢生育力保護專家。
第四, 加強多學科合作與教育,提升跨學科醫生對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的認識與重視。
第五, 加強科普宣傳,增進患者對該項技術的了解,實現主動健康。
第六, 加強行業監管。在促進先進醫療技術發展與推廣的同時,重視技術應用的規范性,參考已經發布的卵巢組織凍存共識、指南與團體標準。此外,推動因疾病治療需要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的相關項目及手術逐漸納入國家醫保。
既要保命,也要保護生育力
記者:開展臨床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的機構須具備什么資質?
阮祥燕:開展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的醫療機構一般要求:具有相應的技術能力;有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核準登記的婦產科及相關專業診療科目;有相關的審查機構,共同批準卵巢組織凍存技術開展,審查機構包括但不限于新技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倫理委員會。
成功實現凍存卵巢組織移植后活產的機構才有資質開展臨床卵巢組織凍存。
記者:現在很多女性選擇做“丁克”,如果不想要孩子,還有必要做卵巢組織凍存嗎?
阮祥燕:卵巢組織凍存技術既保護生育力,又保護卵巢的內分泌功能。年輕癌癥幸存者中超過70%的患者有生育需求,對于無生育需求的女性,也可以選擇卵巢組織凍存,以保護自身卵巢內分泌功能,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各種早絕經相關慢性病的發生。
記者:腫瘤患者一旦確診,應該先保命還是先保生育力?生育力保護是否會延誤治療?
阮祥燕:年輕的癌癥患者一旦確診,應咨詢生育力保護方法,既要保命,也要保護生育力,提高治愈后的生活質量。而卵巢組織凍存技術既保護生育力,又保護卵巢的內分泌功能,是唯一不會延誤患者后續治療的生育力保護方法。為降低化療可能帶來的出血、感染等潛在風險,建議卵巢組織取材術后3~7天開始放療或化療。
記者:哪些人群適用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
阮祥燕:適應證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需化療、放療或骨髓移植的惡性疾病:如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橫紋肌肉瘤、脂肪肉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陰道癌、膀胱惡性腫瘤、結直腸癌、盆腔腫瘤等。
另一類是非惡性疾病患者:一是需放療、化療或骨髓移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等系統性疾病,如慢性EB病毒感染、黏多糖貯積癥、皮肌炎、血小板無力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患者;二是卵巢疾病,如交界性卵巢腫瘤、巧克力囊腫等患者;三是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高危人群,即有POI家族史或基因檢測顯示有POI高風險者;四是尚存卵巢功能的Turner綜合征患者。
對于女童而言,卵巢組織凍存是唯一的生育力保護與卵巢功能保護方法。
記者:卵巢組織能凍存多長時間?移植時間如何選擇?
阮祥燕:卵巢組織凍存在液氮罐中,超低溫狀態下代謝率很低,幾乎靜止,理論上可凍存一世紀。卵巢組織的移植時間根據患者的原發疾病治愈與否以及臨床康復情況,經過患者和腫瘤專科醫生充分溝通后進行個體化處理。一般為原發病緩解,患者出現潮熱出汗等卵巢功能衰退的絕經相關癥狀,血卵泡刺激素≥25IU/L,抗繆勒氏管激素(AMH)<1.1ng/ml,距放化療結束至少3~6個月。
記者:卵巢組織凍存的費用如何?
阮祥燕:申請項目收費、實現重大臨床轉化,我們十余年歷盡艱辛。2021年9月,國家正式批準了卵巢組織凍存收費項目。卵巢組織凍存所有相關項目的價格標準都基于國家堅持醫院惠民與公益性的原則,經過嚴格的成本核算和全面嚴謹的民生考量制定。目前,卵巢組織凍存相關項目的收費與一個周期試管嬰兒的收費差不多。
記者:卵巢組織每次宜移植多少?移植后卵巢功能能維持多久?
阮祥燕:不建議一次將所有凍存的卵巢皮質片移植回體內,一般移植凍存卵巢組織4~6片,以便在卵巢功能喪失后再次移植。每次卵巢組織移植后,卵巢功能平均可持續2~5年,甚至更長時間。本中心第一例移植患者至今近7年,卵巢功能仍良好,這取決于卵巢組織中的卵泡數量和卵巢凍存時的年齡。分批次移植后,患者卵巢功能可維持10年、20年,甚至30年。
記者:患者術后多長時間能恢復卵巢功能?
阮祥燕:卵巢組織移植后一般需要2~4個月恢復卵巢功能,包括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下降、E2水平上升。國際上卵巢組織移植后85%~100%的卵巢功能能得到恢復,我們團隊目前移植后的卵巢功能均得到了恢復。
記者:兒童的卵巢體積很小,等到成年以后移植兒童期的卵巢,是否能正常發育?
阮祥燕:能正常發育,青春期前進行卵巢組織凍存,待青春期后進行移植,采用此法,全球已有10多例活產。如果將青春期前的卵巢組織移植到持續原發性閉經的女孩體內,可成功誘導青春期發育。
人原始卵泡在胎兒期已形成一定數量,在母體內孕20周時達到峰值,約為600萬~700萬顆。隨著年齡的增長,卵泡會逐漸減少,到青春期時只剩下約40萬個卵泡。卵泡儲備在卵巢的皮質中,兒童卵巢體積小,是因為供應皮質的髓質部分未長大,皮質中的原始卵泡密度大。成年后移植兒童期的卵巢時,依然會啟動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系,使原始卵泡得到募集、生長、發育至成熟卵泡,從而實現受孕或分泌雌孕激素。
關注生育力在內的所有健康風險
記者:您是最早與阮祥燕團隊合作開展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護的乳腺科專家,是什么促使您作出這樣的選擇?
馬飛: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年輕的乳腺癌患者,經過治療實現了臨床治愈,但是在后期隨訪中,該患者卻出現了自殺傾向,這令我很震驚。我原本以為癌癥治愈對醫患而言都應是巨大的成功,但癌癥治療造成的生育力損傷卻給她的家庭生活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傷害。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觸動。在中國,乳腺癌發病高峰整體要比歐美國家早10~15年,所以我們有很多的年輕乳腺癌患者,有的才20歲左右,她們其實不僅需要治愈乳腺癌,還渴望保護生育力。
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主動尋求和阮祥燕主任建立合作,漸漸地形成了一個新興的學科——腫瘤生育學。這也改變了既往的腫瘤診療理念,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患者為中心,關注腫瘤患者面臨的所有健康風險和死亡風險。
記者:卵巢組織凍存對血液科兒童的意義是什么?
劉嶸:對于我們這樣的綜合性兒童醫院,接診的病人年齡是小于等于十八歲。超過十八歲就去成人醫院看病了。我們也不再對他們進行隨診,但是很多孩子治療康復后,都會回來看我們,談起他們當初治療時的遺憾和感動。卵巢功能的喪失是很多女孩子都會提到的遺憾。
所以,針對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的治療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等,不只是延長患兒的生存期,更重要的是實現治愈,并且有質量地生活下去。但放化療等治療手段會對患兒的各個身體系統造成損傷,尤其是女童的生育系統,因此生育力保護問題長期受到關注,而這也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但此前一直缺少有效的解決手段,或僅停留在科研階段。本次團體標準的發布將這一科研問題落到實處、辦成實事,對保護女童血液腫瘤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生育力具有重要意義。
得益于阮祥燕教授的幫助,我們在患者進艙前,會為其進行生殖系統功能評估,移植以后的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再為患兒進行性激素水平監測,發現有不少女童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抗繆勒氏管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已經進入了卵巢早衰的狀態。可想而知,提前進入老年期的她未來的生活質量——很多老年病都會提前發生。通過卵巢組織凍存及回植技術,不僅保護了女童的生育力,而且避免了老年病的提前到來,病人在重獲健康的同時,也能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記者:哪些兒童患者應進行卵巢組織凍存?目前,卵巢組織凍存在家長中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如何?
武玉睿:幾乎所有的惡性腫瘤在得到控制并排除卵巢轉移風險的情況下,只要治療方案不可避免地嚴重影響患兒的卵巢功能,都適宜進行卵巢組織凍存。同時,醫生也應該履行告知義務,讓患兒家屬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作出合理選擇。
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現在有些家長觀念很新,會關注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尤其是對女童卵巢功能的影響,并通過網絡平臺對卵巢組織凍存作一些初步的了解。所以在我們詳細介紹后,很多家長都表現出積極的意愿,希望孩子未來能獲得與普通人無異的生活質量,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溝通效果都比較理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