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要想方設法保護好長江上游水質,全面推進擴綠、節能、減污、降碳,加快產區標準建設,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產區、酒莊、產品標準體系,全力做好產區價值表達。”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回答媒體采訪時回答。
【資料圖】
曾從欽這番話的背后,是宜賓市眾多白酒企業在五糧液的帶領下,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的愿景。
白酒行業三大趨勢
今年以來,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作為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去年表現如何?今年是否實現開門紅?
曾從欽從行業趨勢分析上打消了投資者和業界疑慮。他表示,白酒是長期處于景氣區間的傳統優勢產業。五糧液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將持續發揮產區優勢、古窖池群優勢、品質優勢、品牌優勢和消費群體優勢,并在較長的時間內繼續鞏固和提升“五大格局性態勢”。今年,五糧液集團錨定了創建世界500強企業、酒業主業銷售收超過1000億元、多元產業銷售收超過1000億元的目標,努力打造世界一流酒企。
他認為,在行業層面要準確把握“三大趨勢”:一是增長性趨勢。白酒產業是充分市場化的長周期產業,從歷史長軸來看,白酒具備的精神和社交雙重屬性天然決定了它是一個永恒的朝陽產業。
二是結構性趨勢。白酒行業仍處于以結構性繁榮為特征的新一輪長周期,優勢品牌、優勢企業、優勢產區將持續分享行業結構性紅利。今年春節,高端白酒的動銷勢頭證明這個基本判斷沒有改變。
2月,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等機構調研五糧液后獲得的信息是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改變、消費逐步復蘇,疊加今年春節比去年提前10天,元旦和春節的發貨集中在1月,導致1月五糧液主要產品動銷和商家要貨量呈現較好態勢。按春節同比口徑,五糧液產品發貨量和動銷量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結構性紅利意味著分化。波士頓咨詢中國的創始合伙人金偉棟在2月的酒業創新與投資大會上表示,過去幾十年,中國的人口紅利隨著總人口達到峰值已經消失。但分化出來的中產及中產以上人口規模還會增加。預計到2025年,這部分人口規模將從現在的5億人增至6億人左右。
“具體而言,由40-60歲年齡段消費者構成的成熟在職家庭是主力軍,他們占到中高收入人群中的40%左右,這是酒業非常重要的一個消費區?!苯饌澐治?,銀發族人群隨著老齡化加劇加大,消費力也會增加。還有一類是中低線城市里的單身貴族或成家后沒有小孩的小鎮青年群體,因為壓力沒有一二線城市白領高,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三是擠壓式趨勢,其實就是優勝劣汰。
曾從欽說,2022年與2016年相比,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減少近四成、白酒產量減少過半,但行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提高到1.08倍和2.76倍,存量競爭格局下的擠壓式競爭態勢越發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671萬千升,同比下滑5.6%。這是2017年以來,全國白酒產量連續第六年下跌。
全面提升產區價值
“企業品牌帶動產區品牌、產區品牌涵養企業品牌?!痹鴱臍J總結了產區和企業的辯證關系。
曾從欽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五糧液要加快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產區、酒莊、產品三大標準體系,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國白酒酒莊,做好中國白酒新的品質表達,全面提升產區價值,引領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宜賓擁有4500年釀酒歷史和深厚的酒文化底蘊。2017年,由中國酒業協會邀請全球各地的行業頂級專家評選出“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宜賓位列其中。川酒“六朵金花”中唯一的一家千億企業在宜賓。宜賓還有四家百億企業。
世界十大烈酒產區評選標準以產量、產值、釀酒原料、釀酒生態、質量管理及標準水平、釀酒科技水平、非物質文化遺產、釀酒歷史、釀酒文化、品牌影響力為核心。在釀酒生態上,宜賓自然優勢突出。宜賓地處長江流域,擁有年均18度的溫潤空氣、特有的弱酸性黃黏土、神奇的微生物群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糧農組織認定為“地球上同緯度最適宜釀造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
但這遠遠不夠,從國際上來看,名酒產區和世界500強企業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
曾從欽說,五糧液大力推進綠色制造。五糧液是行業首家國家綠色工廠、現已建成磨粉工段綠色物流自動化示范線、玻瓶綠色制造生產線示范項目、水資源循環利用項目等。五糧液在行業率先推進煤改氣工程,每年減少約4萬余噸標煤使用,減少廢氣排放量超過20萬噸,建成國內最大的固態白酒生產企業廢水沼氣發電示范項目,發展生物質能,啟動酒糟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
目前,五糧液正在打造零碳酒企。其在行業內率先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管理體系,持續開展碳排放核算與第三方認證,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全面推廣數字化碳管理,希望與國際標準接軌。
3月9日,五糧液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子公司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五糧液技術研究中心的實驗室和主要配套基礎設施,總投資估算近5億元。五糧液將做大做強國家白酒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國白酒風味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白酒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站共7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打造中國白酒原創技術策源地。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